金秋10月,因长假等问题造成工作日明显减少,资金募集受影响,成立数量及规模显著下滑。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3日,10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1669款,环比减少491款,降幅为22.73%,成立规模406.33亿元,环比减少62.19亿元,降幅为13.27%。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分析指出,10月成立规模大幅度地下跌与长假等季节性因素相关,工作日减少对信托资金募集有直接的影响。从成立情况去看,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下滑不超过两成,成立规模环比下滑9.44%;非标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环比下滑26.10%,成立规模环比下滑15.77%。“标品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随着信托业务转型的推进,标品信托业务慢慢的变成为集合信托市场良好运行的决定性因素。”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11月3日,10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6.47亿元,环比增加4.12%;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123.79亿元,环比减少25.22%;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243.69亿元,环比减少3.05%;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32.37亿元,环比减少26.40%。
10月基础产业信托的成立规模环比大幅度地下跌。一方面,10月长假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日减少,资金募集受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已正式落地且力度远超预期,多个省市陆续公布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计划,截至10月31日,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披露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规模达11051亿,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很可能超过1.5万亿。
“对信托而言,化债方案超预期落地提振市场情绪,能大大降低弱资质地区城投平台的业务风险,有利于信托公司展业,但增量资金的注入、城司的债务置换,叠加相应融资利率的持续下滑,对政信业务同样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喻智说。
10月份,金融类信托成立规模略有下滑。据不完全统计,10月金融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243.69亿元,环比减少3.05%。其中,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67.36亿元,环比下滑9.44%;消费金融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36.16亿元,环比下滑26.07%。
数据显示,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下滑近两成,股票投资类产品的成立规模下滑最为突出,债券投资类产品的成立规模相对来说比较稳定。10月份债券投资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162.44亿元,较上一月度下跌不足5%;股票投资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2.12亿元,较上一月度大降超过70%。
另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3日,10月TOF结构的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215款,环比减少23.49%;成立规模58.05亿元,环比减少18.90%。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3日,10月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是6.41%,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产品的平均期限1.67年,环比缩短0.08年。
业界观察的人说,资产荒格局延续,高收益难以维持。10月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相继落地,增加资金供给促使融资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非标资产供给被持续压缩,资产端难以找到匹配的优质资产,资产荒凸显。一方面,房地产信托业务受困于风险状况和市场环境难以有效地展业;而超大规模的再融资债和国债增发对基础产业信托业务可能会产生冲击,随着地方政府化债的进行,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压力或将缓解,非标融资的需求预期会明显减少,信托公司向弱资质地区城投平台做信用下沉拓展业务仍需面对监管压力,因此,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大概率会继续维持下滑的态势。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